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仪应用领域一、概述
我国的电力规程规定当10kV和35kV系统电容电流分别大于30A和10A时,应装设消弧线圈以补偿电容电流,这就要求对配网的电容电流进行测量以决定是否安装消弧线圈。
另外,配电网的对地电容和PT的参数配合会产生PT铁磁谐振过电压,为了验证该配电系统是否会发生PT谐振及发生什么性质的谐振,也必须准确测量配电网的对地电容值。
测量配网电容电流的方法有单相金属接地的直接法、外加电容间接测量法以及在PT开口三角形加信号等方法,但是,在现场受欢迎和使用较频繁的还是使用中性点电容法。
采用中性点电容法测量配网电容电流该测试仪采用大屏幕液晶显示,中文菜单,在做好安全措施后,事先设置仪器参数后则无需触碰操作仪器,使这项工作变得安全、简单、快捷,且测试结果准确、稳定、可靠,不受其他运行条件影响,特别是系统不平衡的时候。
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仪应用领域二、技术指标
1、测量范围:对地总电容 ≤120μF(三相对地);
电 容 电流 ≤100 A(35kv系统)
电 容 电流 ≤200 A(6、10kv系统)
2、测量精度:0.5μF~1μF ±10%±5个字
1μF~90μF ±5%
90μF~120μF ±10%
3、环境温度:-10~50℃;
4、相对湿度:≤90%;
5、工作电源:AC 220V ± 10% 50 Hz ± 1%;
6、外形尺寸:320× 200×150 mm;
7、仪器重量:5 kg。
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仪应用领域三、面板介绍
1:接地端
2:打印机:打印测量数据和波形
3:液晶屏
4:中性点:通过电缆引致绝缘棒与变压器中性点相接触,
测量位移电压信号
5:复位键:按此键后,再按【确认】跳回主菜单。
6:鼠标键:【左旋】和【右旋】鼠标,可平移光标,还可用于改变数值大小。垂直按下鼠标,确定所选择的操作内容;
7:电源开关
8:电源插座
9:AC220V输入保险盒(2A)
10:仪器自检测试按钮(仪器自检测试时长按此按钮)
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仪应用领域四、测量原理
采用中性点外加电容法测量原理(在电网无补偿的条件下进行)。
1、测量原理接线
中性点外加电容法简便常用,其测量接线如图2所示。
C1、C2、C3为三相对地电容,由于C1≠C2≠C3,故中性点对地必有一个不对称电压UHC存在。若将一个电容C0的电容一端接地,另一端接于中性点,则按等效发电机原理有图2的等效电路,据此,得被测网络的电容:
(1)式中:
C0——外加电容,µF;
UHC——不对称电压,V;
U0——位移电压(电容器上的端电压),V;
——被测电容,µF;
电容电流
Ic——被测网络的电容电流,A;
——电网额定相电压,V;
——为角频率
。
2、测量步骤
不对称电压(中性点电压)UHC测量
用仪器附件箱中的分压器测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先将分压器测试线的红色插棒插入测试端,黑色插棒及接地线插入接地端,测试线的另一端接万用表。
确定接线无误后,将此测量装置的触碰系统中性点,万用表的读数乘以100就是中性点的实际电压,此装置的耐压为22KV。
测量完并确认中性点电压低于300V的情况下,将测试线的红、黑插棒及接地线拔掉,将高压保险卡在保险卡内,然后一起卡在分压器上,并用高压电缆线一端插入卡子的“高压电缆端”,另一端插入仪器面板的“中性点”插孔,如图4:
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仪应用领域五、测量准备
测量配网电容电流前,必须检查消弧线圈是否全部退出运行。
只有消弧线圈全部退出运行,才可以运用系列型配网电容电流测试仪进行准确测量电容电流。
六、从中性点测量电容电流
1、测量接线
在图5中,Tr为变压器35KV侧绕组,或是10KV系统的接地变;O为变压器中性点;Ca、Cb、Cc分别为三相对地电容。
测量的操作步骤如下:
(1)将仪器接地端子接地。在仪器的中性点端和接地端并联放电间隙
设置测量参数后,在测量处等待。
(2)将分压器的高压端触碰系统中型点(具体使用方法见分压器上的使用说明),在确认中性点电压小于300V后,将绝缘杆脱离接触变压器中性点;解开外加电压互感器。
(3)将仪器中性点端子通过高压电缆,由绝缘杆引致变压器中心点;仪器开始自动测量,得到测量结果。
(4)测量完毕,快速将绝缘杆脱离与变压器中性点的接触,保存数据;
整理试验现场。
2、用分压器测量中性点电压的必要性
采用上述方法进行配网电容电流测量前,要外加一个PT,用于测量此时被测系统有无单相接地;这是为了保证试验人员及测试仪器的安全。
我们知道,配网系统正常运行时,变压器中性点或接地变中性点的对地电压是比较低的,一般只有几十伏到几百伏。
如果测量时,系统发生单相接地,变压器中性点或接地变中性点的对地电压就上升为相电压,对35kV和10kV系统而言,此时中性点的电压分别为20.2kV和5.8kV。
由于仪器内部采用高压电容,同时安装了过压保护单元和放电间隙(放电电压小于500V),当电压过高时,会使串联的保险管(或保险丝、熔断器)立即熔断,脱离了高压,保护了人身和仪器安全。
七、使用方法
1、将仪器可靠接地;在仪器的中性点端和接地端并联放电间隙
2、设置测试参数,
仪器接通电源后,进入开机界面,如图6,在图6中选择设置,进入设置参数界面,如图7,图7中移相电容是指当中性点电压低于5V时,必须在任意一相和地之间并上仪器所配的高压电容(2个均为0.035μF,如并上一个电容中性点电压仍低于5V,需将2个都并上),所配电容的容量必须在移相电容中设置,仪器测出的对地电容值会减去移相电容值,然后显示在屏幕上。移向电容设置完后设置相电压,如相电压列表中没有所需要的,则在另选相电压中设置。
设置完成后保存设置,仪器回开机界面。
在开机界面下,将光标置于测量处,垂直按鼠标确认,显示图8界面。
3、测量中性点电压,确认安全;
中性点可以是变压器、补偿电容器的中性点
按图10接线所示,
(1)将外加测量电压互感器的高压端A,经保险管(熔断器)接至绝缘棒,用绝缘棒碰触中性点;
(2)测量电网不对称电压UN ;
当通过电压表知道中性点电压低于AC300V以下时,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如果中性点电压小于5V,仪器不能正常工作,只须在某一相上增加电容使中性点电压上升即可;仪器随机配置了高压电容(0.035微法左右)。
如果中性点电压大于300V,仪器不能正常工作,必须使电压下降,此时三相严重不对称,不能开展试验。
T-变压器 N-变压器中性点 FU-熔断器
TV-电压互感器 F-保护间隙 H-绝缘棒
4、将检验合格的绝缘杆(高压端串联速熔保险)通过高压电缆与仪器中心点端子连接,待命。
5、将上述绝缘杆(高压端串联速熔保险)与中性点相保持碰触连接,仪器显示图11。
6、大约只需要30秒钟,仪器发出“嘟”的长音后,表示测量完毕。立即将绝缘杆脱离与中性点的接触;出现图12的内容,电压在迅速下降,随后显示图13的测量结果。
如果电压下降缓慢,直接将仪器面板上的中性点端用导线与地短接,立即就出现结果显示。
如电压下降为零仍不显示结果,需将绝缘杆再次触碰系统中性点。
5、在图13界面下旋转鼠标,出现图14界面:
退出:选中后出现返回主页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选择否认,仪器退到图13界面;选择确认,仪器退至开机界面;
测量:在图13界面下重新测量;
存入:选中后出现图15保存界面;
打印:打印屏幕显示内容。
在图15界面中:
退出:选中后出现返回主页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选择否认,仪器退到图13界面;选择确认,仪器退至开机界面;
减1和加1:通过加减数将数据存入想存的组里;
确认:确认保存数据。
6、查询数据
在开机界面下选择查询,进入图16界面:
退出:选中后仪器退至开机界面;
减1和加1:通过加减数将数据存入想存的组里
确认:选中后出现图17界面。
在图17中:
下页:表示查询下组数据;
上页:表示查询上组数据;
退出:退至开机界面;
打印:打印屏幕显示内容。
7、校时
在开机界面,选择校时,进入图18界面,图18中,右旋鼠标加数;左旋鼠标减数,垂直按鼠标换项。
八、安全事项
测量时操作绝缘棒人员应带绝缘手套、穿绝缘靴!
绝缘棒碰触变压器中性点时间应尽可能短,在读数完毕后立即断开,读表人员宜站在绝缘垫上
保护间隙F放电电压要低于CN的额定电压,在系统中性点无过电压时不应动作。
1、外加电容C可以按估算电网电容的至3倍值分为几档来选定,以便进行重复测量,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应在1kV以上。
2、如直接用电压表测量电压,除量程应满足要求外,还要求选用高内阻的,不宜使用内阻低、0.2级或更精密的电压表,也不宜采用磁电式电压表或真空管电压表。
3、测量工作应在天气良好无大风情况下进行,以免系统发生单相接地后中性点产生高电压带来危险。
4、电缆馈电系统一般不对称电压很低,为提高系统电容测量精度,要求有较高的不对称电压值,为此可在一相上接入电容器或断开一相电缆,其容量能使不对称电压提高到2%相电压,不过后应当从计算出的系统对地电容中减去或加上这一部分电容。
例如,某一10kV电缆馈电系统估算的电容电流为100A,造成人不对称电压为2%相电压的电容电流
IC≈100×2%=2A
为此可选表2-5中截面95mm2,6km长具有电容电流等于6A的三相备用用电缆,使其一相断开(具有2A电流),即可满足要求。
5、对没有中性点的电网可以利用连接组标号为Y·d11的配电变压器人为构成临时的中性点,然后应用中性点外加电容法确定电网电容电流。
6、在直馈送电系统中,如选择发电机中性点应用外加电容法时,要考虑电机3倍次数谐波对不对称电压的影响;
在测量中发电机的零序保护也要暂时退出,以免电机中性点接入CN后过大的电流使保护误动。
九、仪器成套
序号 | 名称 | 数量 |
1 | 主机 | 1台 |
2 | AC220V电源线 | 1根 |
3 | 高压电容(10kV 35nF) | 1个 |
4 | 高压电缆(耐受30KV) | 1根 |
5 | 10kV分压器 | 1个 |
6 | 分压器连接线 | 1根 |
7 | 高压电容连接线(红色) | 1根 |
8 | 放电保护间隙(放电电压小于500V) | 1个 |
9 | 保险卡座 | 1套 |
10 | 保险管2A(Φ25×190) | 2个 |
11 | 保险管2A(Φ5×20) | 5个 |
12 | 短接线 | 4根 |
13 | 接地线 | 1根 |
14 | 打印纸 | 2卷 |
16 | 产品说明书 | 1份 |
17 | 出厂检验报告及合格证 | 1份
|
近日,美国一些政客老调重弹,在多个场合散布所谓病毒源于中国武汉病毒研究所的言论,并堂而皇之地声称应对此进行调查;福克斯新闻还颇为起劲地跟风炒作这等荒谬之词。上但凡有公理心的人,都能够识破这种罔顾事实、违背科学的丑恶表演。但必须警惕的是,在抗击肺炎疫情任务如此紧迫的形势下,大搞科学问题政治化、散布阴谋论、耍弄污名化的伎俩,其实质都是搅乱抗疫团结合作大局的企图,贻害无穷。
病毒溯源是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理性的专业问题,需要听取和尊重科学、专业的意见。所谓病毒来自实验室的阴谋论,早已被科学界击得粉碎。世界卫生组织负责人已多次表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病毒是在实验室产生或系制造生物武器所致。早在2月19日,27名来自8个不同国家的医学专家在专业医学期刊《柳叶刀》上联合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了“病毒并非自然起源”的谣言与阴谋论。声明指出:“来自世界各国的科研工作者已经对引发该疾病的病原SARS—CoV—2的全基因组进行了分析并公开发表了结果,这些结果压倒性地证明了该冠状病毒和其他很多新发病原一样来源于野生动物。该科学结论也得到了来自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医学院院长及其所代表的科学界人士的支持。”此后,由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哥伦比亚大学、图兰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在英国期刊《自然·医学》上发表文章再次强调,科研证据显示导致这一疾病的病毒是自然进化的产物,而不是实验室合成的。
美国一些政客执意违背科学而编造虚假叙事,确有其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一段时间以来,从指责中方没有及时向美方通报疫情信息,到处心积虑地借病毒的名称污名化中国,甚至炒作病毒源头与武汉病毒研究所有关,美国一些政客已然是迫不及待地搅浑水、转移视线、推卸责任。世界上大凡尊重科学的人、稍有理智的人,都对美国一些政客的表演十分不屑。
科学就是科学,专业的就归专业。比利时政府肺炎疫情事务发言人、病毒学家埃马纽埃尔·安德烈说:“没有理由认为这种病毒从实验室泄漏或在实验室中制造,这种病毒的遗传结构是自然的。”法国免疫学家、肺炎疫情科学委员会负责人让—弗朗索瓦·德尔弗雷西认为,病毒源自实验室的假设是“一种不属于真正科学范畴的阴谋论观点”。英国学术期刊《自然》发表社论指出:“执意将一种病毒及其所致疾病与某个地方关联在一起,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需要立即停止。”
谎言终究走不远,公道自然在人间。美国一些政客一再将疫情问题政治化,破坏抗疫合作的行为,引起了社会的愤慨。4月2日,中国共产党同100多个国家的230多个政党就加强抗击肺炎疫情合作发出共同呼吁——“我们呼吁本着科学的态度就防治措施和病毒溯源等开展专业性论证,反对将公共卫生问题政治化,坚决抵制借疫情对他国搞污名化,坚决抵制歧视任何国家、地区和族群的言论和做法”。
应对性挑战,离不开性合作。成立75周年活动网站近日发表新闻公报称,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人支持合作,这一趋势在肺炎疫情发生后更加明显。该调查结果充分说明,在重大公共卫生危机和传染病威胁面前,团结协作、同舟共济是社会的主流声音。这次疫情再次证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出于真正的科学、专业的精神,便不会承认与科学作对的“有罪推定”。任何人同科学作对,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为了所有美国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了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奉劝美方一些政客别玩这种与科学作对的荒谬的政治游戏,停止任何将疫情政治化的行径,用实质性行动早日加入到抗击疫情的合作队伍中来,让合作的阳光驱散疫情的阴霾。毕竟,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当多做为人类共同家园负责尽责的事情。